白河县 - 概况

白河县 - 行政区划
2004年 白河县辖9个镇、6个乡:城关镇、中厂镇、构扒镇、卡子镇、茅坪镇、宋家镇、西营镇、仓上镇、冷水镇、四新乡、桃元乡、双河乡、小双乡、大双乡、麻虎乡。
城关镇 辖3个社区、11个村委会:桥儿沟社区、清风社区、河街社区、群力村、胜利村、牛角村、清风村、公路村、向荣村、幸福村、中营村、安坪村、安福村、安槐村。
中厂镇 辖9个村委会:同心村、宽坪村、迎新村、马安村、大坪村、石梯村、新厂村、顺利村、新营村。
构扒镇 辖5个村委会:凉水村、高庄村、家扒村、玉门村、东坡村。
卡子镇 辖9个村委会:陈庄村、药树村、五一村、凤凰村、大桥村、卡子村、仓房村、桂花村、友爱村。
茅坪镇 辖11个村委会:黑龙村、纸坊村、响应村、花蛇村、枣树村、红征村、茅坪村、朝阳村、义和村、柳林村、田湾村。
宋家镇 辖10个村委会:青春村、火焰村、东桥村、焦赞村、太平村、天池村、中心村、双喜村、联络村、安乐村。
西营镇 辖10个村委会:青坪村、蔓营村、双桠村、白果村、栗园村、花房村、土泉村、高桥村、柳树村、新建村。
仓上镇 辖12个村委会:东庄村、鱼塘村、红花村、仓坪村、裴家村、马庄村、灯塔村、石关村、南安村、槐坪村、农庄村、天宝村。
冷水镇 辖11个村委会:十里村、里龙村、月镇村、星义村、瓦屋村、川大村、川共村、川余村、洞子村、沙滩村、水平村。xzqh.org
四新乡 辖4个村委会:油房村、四新村、彭家村、晏家村。

桃元乡 辖6个村委会:金花村、石龙村、联合村、平安村、金刚村、大山村。
双河乡 辖8个村委会:双全村、双河村、民主村、双安村、双宝村、孔城村、五星村、闫家村。
小双乡 辖6个村委会:东村村、候庄村、黄庄村、友好村、三岔村、小双村。
大双乡 辖6个村委会:花湾村、红椿村、兴隆村、三院村、全家村、秧田村。
麻虎乡 辖6个村委会:康银村、南沟村、金银村、兴坪村、太和村、松树村。以上由www.xzqh.org根据《安康市2004年行政区划代码》整理
白河县 - 历史沿革
明成化八年(1472年),于旬阳东置白河堡。成化十二年(1476年),改设白河县,以境内白石河得名,隶属新设之郧阳府(今湖北郧县),次年改属金州。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金州改称兴安州,白河地属州辖之旬阳地。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兴安州升为兴安府,仍辖白河县。中华民国时期,白河县属陕西省汉中道。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撤销道制,白河县属省辖。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属安康专员公署(第五行政督察署,第五行政公署)管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白河县隶属陕甘宁边区陕南行政公署安康分区行政督察公署管辖。1950年,隶属安康分区专员公署管辖,专员公署辖区又称专区。1969年专区改称地区,白河县属陕西省安康地区行政公署管辖。2000年,安康地区改安康市。现白河县属安康市管辖.2000年,白河县辖7个镇、12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180235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城关镇 27363 构扒镇 9923 卡子镇 7166 茅坪镇 10842 仓上镇 15812 西营镇 11824 冷水镇 11434 中厂乡 7029 大坪乡 7297 药树乡 5557 纸坊乡 5531 四新乡 4913 桃元乡 6743 磨坪乡 4672 宋家乡 9603 小双乡 7387 双河乡 8986 麻虎乡 10614 大双乡 7539
白河县 - 地理资源
气候特点
白河县地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气候带,属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区,受相对高差大的山地地貌影响,

地理概貌
全境境东西长53.3公里(图距),南北宽41.5公里,总面积1450平方公里。全县地势南高北低,全县山脉与沟相间,无一处百亩平地。汉江从县境北部自西向东横过,县内冷水河与白石河从县境西南向东北大致平行流入汉江。县内山脉,中部从北向南,依次为天池岭——蒋家梁子——大山庙梁——韩家山;西部从北向南,有土地岭——太平山——五条岭——界岭;南部自西向东,有马食坪——韩家山——圣母山——平顶山——野人山。横亘约100余公里(南部山脉一脉相承,与湖北竹山县交界,县西、南、东三面山脉与中部接连呈向东倾斜的“山”字形。 城东与郧县交界的下卡子汉江边县全县最低处,海拔仅170米;南部界岭中段的五龙尖海拔1901米,居诸山之冠。 按海拔高度,地表形态,全县可分为剥蚀构造中山区陵区和侵蚀构造低山河谷区。
水资源
全县共有大小河沟765条,其中流域面积在5平方公里以下的696条,占90.9%;流域面积为5-10平方公里的河沟27条,占3.5%;10-30平方公里的23条,占3%;30-50平方公里的10条,占1.3%;50-100平方公里的5条,100

矿产资源
白河县地下蕴藏着丰富的优质矿产。金、银、铜、铁、铅、锌等23处矿藏散落于山水之间。卡子镇圣母山、里端沟以及四新乡黑虎垭蕴藏着丰富的硫铁矿,含硫量在7.4—40%。其中,圣母山硫铁矿储量为101万吨,里端沟储量为172万吨。在西营、西沟、大双、冷水、双河、麻虎等地,分布大量的石灰石,它是制造水泥、烧制石灰、制造电石、轻质碳酸钙的主要原料,目前县内两家水泥厂的原材料主要来源于这里。其中麻虎境内的石灰石质优量大,极易开采。
生物资源
白河县地理纬度和地貌特征,形成了白河亚热带和暖温带植被群落。亚热带植物成分中的桔柑、油茶树、无花果、枇杷、油桐、棕榈、芭蕉、山茶花、夹竹桃、银杏、香樟等,在全县各地生长良好。暖温带成分树种核桃、椿树、漆树、桦树、柿树、杉、桑、木瓜等,在全县前、中、后山均可普遍见到,近年来的退耕还林中木瓜、竹、杜仲被广泛推广种植,特别是由木瓜树果实纯酿的木瓜酒是白河县一大特产。 中山区农作物出产玉米、洋芋、小麦、燕麦、荞麦。多数地域为一年一熟。林特产品有木材、生漆、中药材。低山河谷区农作物产玉米、小麦、红薯、水稻、豆类,林特产品有油桐、龙须草、柿子、木耳等。作物一年两熟。 近几年,由于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烤烟、黄姜等经济作物在全县中低山河谷区得到普遍种植。 野生动物有金钱豹、扭角羚、狐、狼、野猪、山羊、林麝、河麂、獾类,果子狸、松鼠、锦鸡、褐马鸡、雉和淡水鱼类等。[1]
白河县 - 白河文化
在“秦头楚尾”的白河县,人们总在传颂着一位普通农民的故事,提起他的业绩,那真是有口皆碑。他,就是被国务委员陈俊生称之为“今日愚公”的白河县城关镇胜利村村民高远璋。名副其实的“拾粪状元”。人们最珍惜也最难忘怀的就是历史。说起高远璋,人们自然忘不了那苦涩的六十年代初,贫困、饥饿与灾荒侵袭着整个秦巴山区。曾从事着传道、授业、解惑这一高尚职业的高远璋,目睹山区的贫困,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毅然辞去城关小学执教的工作,回到了生他养他的胜利村。36岁的他,不相信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百姓。 然而,现实要比他想象严酷、复杂的多,山高坡陡,土地贫瘠,粮食既缺水又缺肥。看到这种状况,他主动请缨到城里挑粪。就这样他在这弯曲的


并在房前屋后栽植红椿、泡桐、榆树等1000余株用材林,既美化了环境,又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他的感召下,全村600亩荒山全部得到绿化。 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到来,他想到山区致富在山,希望在山,只有综合治理,才能林茂粮丰。他在一份杂志上看到,发展水果可让山区致富的一则消息,当即买了600株梅子栽到地里,谁知一夜之间被偷得一株不剩。为此,他不但没生气,反而欣慰地想到了乡亲们的需要,也看到了致富的希望。从此,他先后从湖北、四川、山东等地购回了不同类型的果苗2万多株,花了整整六年时间,建起了柑橘、桃子、葡萄、花椒、板栗、杏子、樱桃、苹果等八大果园,面积达25亩。同时,先后帮助群众购回果苗1.3万余株,无偿为贫困户提供果苗3000余株,带动全村177户都建起了林果园,仅此一项户均收入过千元。因此,九二年被陕西省委、省政府授予“劳动模范”荣誉称号,九五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与时俱进的绿色使者。进入二十一世纪,种粮可以解决温饱却不能带来富裕。当政府倡导种植黄姜时,他主动带头种植了2.8亩,为附近村民开了结构调整之路。但看到村民们满目的凝惑和迟迟不见行动的抵触情绪,他着急了。为了解决群众的观念问题,带头只是一个方面,想到这里,他又凭着曾经执教的经验和坚持为群众义务读报的经历,将1998年以来引导农民打开富裕之门的黄挎包,装上他日积月累的相关资料和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从提高群众的文化水平和科技意识上开口子,起到了立杆见影的良好效果. 村民雷应红因工伤失去双臂,在生活陷入困境,曾几此轻生念头之际,被高远璋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除在经济上资助他外,还经常帮他出点子、想办法,终于使他脱贫致富。
当他看到高远璋自己种植黄姜又动员别人时,满怀信心将3亩耕地全部种植黄姜,当年收入6000多元。双目失明的曹金友因缺劳力缺资金,家庭十分贫困,高远璋又将自己修好的1.2亩梯地和8亩治理好的承包林转赠于他,又多方协调种子和资金,帮他种了1.3亩黄姜,现老曹

白河县 - 白河旅游
白河县以其“秦头楚尾”特有的区位优势鼎立在陕西对外开放的最南大门,南依巴山,北临汉水,西连旬阳、东、北、南三面环楚,是中原入陕进川之咽喉,古有“秦头楚尾”之称。襄渝铁路,316国道,汉江穿境而过,县城距湖北车城十堰98公里,距道教圣地武当山仅120公里,是勾通西安-十堰-武当山-神农架四大旅游热点的桥梁和纽 带,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白河县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侯、终年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旅游资源丰富,山川秀美,古迹甚多,风景名胜遍布全县。县内以红石河流域自然风光和平顶山森林公园为主的50余处景区的
